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肺移植受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孙燕燕, 吴婷, 柯宇静, 施丽丽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6): 673-67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06.005
摘要416)   HTML0)    PDF (945KB)(8)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肺移植受者的心理体验,全面了解其需求,探讨其所面临的问题及主要原因,以期为肺移植受者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PsycINFO、ProQuest、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肺移植受者心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69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组合形成10个新类别,整合出4个整合结果,包括肺移植的决策经历、肺移植后的喜悦与感恩、肺移植带来的困扰和肺移植后的调适。结论 肺移植决策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为肺移植受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肺移植术后相关信息,以帮助其综合考虑后做出审慎的选择;同时建议肺移植术后应建立严格的随访管理制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李梦媛, 田丽, 吴婷, 张青月, 李佳倩, 阎玲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7): 1091-109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07.027
摘要522)   HTML0)    PDF (1132KB)(1)    收藏

目的 系统总结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心理体验,全面了解其内心需求,为更好地开展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护理及相关健康领域文献积累索引数据库、美国心理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研究,提炼出29个完好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7个新类别,得出3个整合结果。乳房重建的决策经历:信息不足与彷徨;乳房重建后的痛苦经历:手术过程的艰难和对重建结果的沮丧;乳房重建后的调适: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适。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乳房重建患者的心理变化和信息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患者适应乳房重建后的生活,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搏骤停前24h早期预警评分变化趋势的研究
李红 吴婷婷 穆艳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1): 14-18.  
摘要911)      PDF (713KB)(13)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前24h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福建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发生心搏骤停的ACS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未发生心搏骤停的ACS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心搏骤停发生前24h各时间点两组之间NEWS分值的差异及24h的变化趋势。结果 在心搏骤停发生前24h、16h、8h、1h和0.5h,两组之间的NEWS分值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呈持续上升的趋势(P<0.001)。在病例组中,越接近心搏骤停的发生,高危组所占的比重从心搏骤停前24h的11.6%升高至0.5h前的36.6%,低危组所占的比重从心搏骤停前24h的67.7%减少至0.5h前的21.4%,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从心搏骤停发生前24h至0.5h,高危组发生心搏骤停的概率是低危组的7.00倍逐渐上升至56.57倍。结论 NEWS能较好地预测心搏骤停的发生,应将NEWS应用于临床,识别发生心搏骤停潜在的高危患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院内心搏骤停前8小时生命体征变化的研究
吴婷婷 李红 穆艳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 (8): 926-931.  
摘要1184)      PDF (1047KB)(130)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院内心搏骤停前8h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生命体征对心搏骤停的预测效能。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福建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ACS 患者心搏骤停前8h的生命体征,应用ROC曲线计算各项生命体征的预测效能。结果 心搏骤停发生前8h脉搏<60次/min或>100次/min、呼吸≤10次/min或>20次/min和休克指数≥1.0是心搏骤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1.99、1.70和3.79,而体温、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休克指数、呼吸、体温、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8、0.726、0.637、0.566、0.457和0.416。结论 ACS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前8h出现了生命体征异常的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都能预测心搏骤停的发生。对ACS患者心搏骤停的预警,护理人员应至少每8h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应关注脉搏、呼吸与休克指数的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院内心搏骤停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吴婷婷 李红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 (9): 1118-1123.  
摘要399)      PDF (710KB)(3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